新京报讯 (记者钟晶晶) 针对近日有媒体报道部分央企高管阻挠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出台,且国资委在其中也扮演了类似角色,昨日国资委在网站予以澄清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,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由国家发改委牵头,包括国资委在内的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制定。从方案的酝酿,到之后的多次讨论、修改,国资委始终全力配合,大力支持。
此前被指阻挠改革
发改委研究院数据显示,2001-2010年,我国GDP年均增长10.5%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.7%,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%,分别低于GDP增长0.8和3.5个百分点。此外,收入差距不断拉大,中国基尼系数已经超过警戒线,使得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箭在弦上。
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自2004年开始启动调研至今仍未出台。日前有媒体报道,改革总体方案已向专家征求意见,目前已进入有关部门会签阶段。业内人士预测该方案有望在2013年两会前后出台。
而此前外界曾期望方案于去年底出台,《中国新闻周刊》去年12月份一篇报道指出,方案一直难以出台的“阻力主要来自于垄断企业的抵制,尤其是一些央企高管的反对”。此前,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在向全国人大汇报方案进展情况时表示,博弈的关键点主要包括,如何规范国企高管收入水平和国资红利上缴的比例和用途。这些方面正是国资委监管的重要领域。
由此,垄断央企、央企高管,以及监管央企薪酬工作的国资委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。
称将带头执行改革方案
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本点是“控高、扩中、提低”,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必定会对高收入阶层带来影响。国资委在改革中主要的角色就是规范央企负责人的薪酬。央企高管的高收入成为改革关注的焦点。
国资委在声明中强调,待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后,国资委将指导、监督中央企业全面贯彻落实,带头执行收入分配改革方案。
国资委相关人士表示,国资委成立以来,制定了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。目前国资委对央企负责人实施绩效薪酬,分为基本薪酬和绩效奖金。每年国资委与每家企业签订年度责任状,按照经济等其他指标对央企进行考核,并相应发给高管薪酬。
■ 专家观点
改革不是简单降低高管收入
长期关注央企的专家祝波善认为,表面上看,若国资委和央企高管阻挠改革,应该受到舆论的批评甚至谴责,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迟迟不能出台,难点可能不仅来自于此。不能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简单地看成是降低央企高管收入。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要厘清央企的定位,这样才能在监管上区分不同的类型,例如可以分为垄断型央企和竞争型央企,设定不同的企业目标对其制定不同的监管制度。此外关键的问题就是要真正地健全公司治理体系,如果董事会能真正发挥对央企人员的选聘以及薪酬决定权,问题就会简单很多。
新京报记者 钟晶晶
■ 背景
央企高管年薪逐渐增高
在公众看来,垄断央企收入高似乎是个共同认知。
国资委昨日还披露,在2010年和2011年,分别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规定的年度薪酬上限值的90%和80%来确定央企负责人年度薪酬上限,2010年和2011年两年,国资委下属的央企负责人平均年薪在65万至70万之间。
而此前,前任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曾披露,2004年至2006年,国资委监管下的央企高管的平均年薪分别为35万、43万和47.8万;2007年,平均年薪约为55万。他认为,这样的年薪是适当的。
记者也了解到,央企业内皆共知,不少央企集团下属二级公司高管薪酬远高于集团公司领导,由于集团公司负责人薪酬受国资委监管,不少下属企业高管也不愿上调至集团工作。
在日前召开的一次关于收入分配改革的内部研讨会上,与会的一位国资委副主任当即喊冤反驳:“你们不了解实际情况。”这位副主任解释道,垄断国企的人事任免、工资薪酬等方面的管理权并不是掌握在国资委的手里,而是直接由国务院和中组部管辖,另外还有一部分垄断国企如四大国有银行、烟草公司等均归其他部委监管。
新京报记者 钟晶晶
(原标题:国资委称未阻挠收入分配改革)